时间:2020-12-14 点击: 次 来源:文学襄军网 作者:张爱民 - 小 + 大
我拿到12月份工资,也就800元。我就去找师母,师母打电话问了一下财务石老师,石老师回答说,你定的就是800元呀!师母忽然想起来了,她笑着说:“你现在没人管你,成了自由人。没人给你报奖金。平均奖忘发了。陈凡,这月车间平均奖金是多少?”这个被叫着陈凡的男文员就说:“276元。”师母就摸起一支笔,在小便签纸上写了“补发12月奖金280元,金英。”日期也没写。就给我说:“你去找财务石老师。”我到财务部把这张纸条交给石老师,什么话也没说。石老师马上又为我专门制作了一张工资表格,我签字后,石老师就从保险柜里拿了280元现金给我。 我拿了钱,除了对师母崇拜外,也感到有点好玩,随便写个便条给我,就能从财务领到钱。后来时间长了,我和石老师混的也很熟了才知道:集团只管大账,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自主权。特别是生产部,每月的员工奖金几十万,怎么发,发多少,都是生产部长说了算。就是车间主任,也可以调节本车间的奖金。比如说,车间这月的平均奖金过高,主任可以留一部分先放在财务室,哪月的平均奖金太少了,就可以将原先预留的那部分,加在少的这月重新平均后,再一起发放给本车间员工。 2月4号星期一,我们马达五部的半月平均奖金就出来了。搞生产计划调度和统计的陈凡告诉我,半月平均奖是141元,43人共计6063元。叫我分配好后马上报给他,不然春节放假前员工拿不到工资。我不知道怎么分配,赶紧请教我的师傅李霞总巡检。她告诉我说:“你的奖金是三倍,就是423元,要先提。再平42人就只有134元了。你就根据谁人出勤的天数和表现、贡献等去分配,但总数不能超过6063元就可以了。”我什么也不懂,就照师傅李霞说的基本上按出勤多少工时进行了分配,只是给几个老员工们每人多分了30、50元不等。 两天后就发元月份的工资,我拿了1678元。这是我人生之中第一次拿这么高的工资。员工们也都拿到了700多元。李霞私下给我说,我们占了计时工资的一点小便宜。 年终放假前,师母把我叫到生产部办公室,递给我一个白色的信封,上面一张绿色的便条“领款单”,写好了“年终奖2000元”叫我签字。我签字的时候师母说:“你只当了一个月的车间主任,按说没有年终奖。但我听吴明总经理说,你从深圳走时没给你奖金。所以就按全年的主任级别给你发了。希望你要争气!现在给你定的是主任,很多副主任都有意见,说他们干了几年还是副主任,而你一来就是主任!” 师母这样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,就只说了句:“感谢师母对我的培养和信任!”师母将我签字的“领款单”收回去,把装了现金的白信封推给我说:“你去吧!”我把奖金装进了自己口袋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 过了一会郝总回来了,他说:“你坐,春节回去吗?” 我说:“今年就不回去了。” 他说:“那好,你春节没什么事情吧?你到门卫室去帮忙值班可以吧?”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行啊!这没什么问题。” 郝总说:“你这样哦,员工放十一天假,你在门卫值班。工资补助给你500元钱。”说完郝总递给我一本空白的绿色“领款单”又说:“你打个条子,先把钱领了。” 这真是,怎么好事接二连三的都让我赶上了!我以为纯粹就是帮忙尽义务,没想到还给工资和补助。我忍住内心的激动和兴奋,写好“领款单”,双手递给郝总。郝总签字后,我又从财务室石老师那里领了500元。立即跑到邮局给家里寄了4000元钱。这也是我给家里第一次寄这么多的钱。想到老婆孩子收到汇款的高兴劲,我开心极了。 放假了厂里基本上没什么事情,进出的人员也少,就是腊月29的中午,公司请没回老家的员工吃团年饭,来了很多人。有的一人在厂里上班,把一家老人、孩子都带来吃饭。这时候是过年嘛,大家也都不说什么,十二桌坐得满满的。 腊月三十、初一、初二、初三食堂停火四天,我就有时吃方便面,有时是门卫老头从家里给我带些好吃的,能源中心主任虞老师也带给我吃了两餐。他说,万英是他大儿媳妇,我来后万英给他说过我,说我这人很好。就这样我和虞老师也混得很熟了。不过后来我成了他的上级。 春节之后公司发生了一些事情,其中最大的事就是“驱动马达”仿佛一夜之间供不应求了。我们生产车间五条装配线,全部改做“驱动马达”日夜加班加点,也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。公司就紧急扩大生产线,但新的工业园还没完工,无法投产。只能在镇上又租了一整栋楼房,作为生产车间,另外又租了两栋村民新建的楼房,作为员工宿舍。组建了马达六部、七部、八部、九部、十部、十一部、十二部。产能扩大了三陪。就这样深圳“办事处”的业务员们还是天天催着要马达。据说那些玩具厂的老板们,硬是先把100万、300万元货款,强行打到业务员的私人卡上,堵在那里要马达,还说:“无论如何你得想办法先给我们搞马达!你们困难的时候,我们帮你们解决。现在我们玩具厂要停产了,你们不能不管吧!”业务员们只好匀着一家先发一点货。 我们车间的日子也不好过。“驱动马达”的销售形势异常火爆,我们公司的马达产能提高了,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,我们的供应商也忙不赢啊。于是,在这个县级市,马达生产厂家和配套的零部件厂家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很多,龙蛇混杂。这时候的供应厂商,根本不用什么审核验厂了。生产马达的零部件就是靠抢来的呀,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啊。连进货检验就省了。采购部采购进来的原创料,在仓库入下账就直接到了装配线。就这样我们装配线还是经常“停工待料”。从车间返回仓库的不合格材料,也是越来越多。 “半成品”车间也是忙得不可开交,根本供不上我们装配车间用。我就派出三名员工到“线圈车间”、“端盖车间”、“定子车间”守住。他们做好,我们的员工马上帮忙拿到仓库,替他们入库,然后立即开《出库单》领回五部。有时就是1000支也马上领回去,以保障车间不停产。 我的这点小伎俩很快被其他装配线知晓了,都派员工到“半成品车间”里去守产品。我为了避免五部的员工和其他装配线发生冲突,就安排员工别去守“半成品”了。“停工待料”时间,安排所有员工自己返工自己工位的“不良品”,转回上道工序返工重装。这样就避免了“停工待料”造成的工时浪费。我们装配线就是做得再好,在“压装”工序后也会出现1—2%的不良品。每只不良品除“机壳”和“端盖”被压坏,“转子”和“定子”都还可以返工用。我就叫两个“波形检测”的老员工压装后再测一次。“死机”和“波形”严重不良的,就不送检验室,在自己车间返工。这样又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。五部的效益在“新流水线”中还真是翘楚了。 一条流水线本来规定是加车间主任43 人,五部有两名员工辞职了,生产部要给我补充两名新员工。我认为40人要安排得合理,也可以做出42人的产量,就没接受。因为两个人的工资就按人平800元计算,也是1600元。40人如果做出42人的效益,车间里所有员工也可以多分配40元的平均奖金。我个人也会高出120元奖金。于是,我取消了专职“领料员”,让压装工位的员工负责领料,让车间管理的巡检也帮忙干活。并且发挥我在部队上学到的方法,经常做员工的政治思想鼓动工作,激励大家以车间为家,团结一心,荣辱与共。在管理上经常开“五分钟”的短会。发现质量和产量异常,我就将“流水线”敲一下,让全体员工都停下,进行点评。告诉员工哪些工位要注意。时间一长,只要我敲“流水线”,有的员工就戏说:老大又要开“五分钟”短会了。 员工们被我鼓动得干劲高涨。我的努力还真的没有白费,我真的做到了——40人干出了42 人的活!其中有一个月,我们五部的平均奖金达到了480元。我就给师母汇报后,悄悄地和财务石老师商量,留了2000元没有分配。就是在月奖金比较低的时候,我也没拿出来分配。 那些忙碌的日子,员工们真是太辛苦了,每天至少上班十二个小时。只有星期天晚上不加班,但也要延时到七点多钟。在元旦的前三天,刚好是个星期天,我在下班前五分钟,敲了一下流水线,员工们马上就鸦雀无声了。 我大声地宣布:“今天晚上不加班!” “哦——”员工们都很高兴。 我又卖关子似地喊了一句:“不延时!” “好啊——”员工们又鼓起了掌。 我又吼了一句:“今晚我请客!” 一下子把四十个员工都震住了。没一个吭声了。我就缓和了一下口气说:“我在‘月亮湾’定了五桌,今晚大家一起聚餐,用的是车间8月份预留的奖金。这钱是大家辛苦挣来的。谁也不能缺席!你们就当是还在加班。” “哦——哦——”员工们这下听明白了,鼓掌加欢呼,有的还高兴地跳起来了。 其实,我在上午员工们干活的时候,就偷偷地跑出去定好了。本来我们车间定四桌就可以了,我多定一桌,提前请了财务石老师、总巡检李霞、潘副总、党支部书记赵工(因为他们两人都是打工的),还有三个“半成品”车间主任,Ø4车间叶主任和两个比较要好的Ø6车间主任。他(她)们都是帮助过五部的人。我没敢请师母和生产部的人。 后来各车间都学习五部,每周都有车间请员工吃饭。有一次,一个老车间主任把我和生产部的人都请去了,师母也在。我去敬师母酒,师母端起酒杯笑着说:“你呀,这ʹ坏风气ʹ就是你带的好头!”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说:“师母啊,员工们这些日子太累了!” 师母当时还语重心长地说:“是啊!你们当车间主任的不容易,肩上压着担子,你们要上对得起公司,下也不能亏待员工……” 后来,各装配车间看到五部减少了两人,平均奖金提高了,都也效仿,并且都做到了40人干42人的产量。师母看到各车间减少人员也没影响产能和质量,就规定每条流水线定编定员40人。这下我又被推到了“风口浪尖”上,有的装配线车间主任还说我害他们产量没少人少了。我不这样认为!我认为:世界上,人类,一个国家,一个社会,一条战线,一个“区块”,具体到一个人,都是要不断发展进步。现代化、科技化的目的就是减少个体人的手工操作!就是要借助技术的更新和人的熟练程度,让一个人能干十个人、百个人的活。将来的工厂也许会出现更先进的“无人车间”! 有一次师母到五部巡查,专门把我叫到我的办公桌处和我谈话。 她问我:“你说一个车间主任,能带多少条线?” 我想也没想就回答:“四条流水线。” 师母摇摇头说:“不行。太冒进了。我打算让老车间主任一人带两条线。” 我说:“那也好。先从‘熟线’开始。如果带四条线的话,就可以省8个管理人员!” 师母没说话,笑笑走了。 这时候,潘副总(潘工)和体系办赵工(党支部书记)联合在公司搞了个“二次创业论坛”。在食堂开的员工大会,部分管理人员参加。叫我做一个典型发言。我觉得这也是展现自我的好机会,就用心写了一篇讲稿——《惯性思维与改革创新的辩证关系》,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创新的重要性。我演讲的时候,行政和车间的管理人员以及多数员工都能听懂,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。那天金董事长、郝副总裁、师母也都去参加了一会儿,正好听到了我的演讲,从此后也都对我另眼相待。 潘工任命的是副总裁,他重点管6S和培训,兼任着工会主席。因为他的党组织关系没转到公司,在党的活动中他都还是以“隐形党员”的身份参加。党支部书记是赵工。 潘工有次问我:“你是不是党员?” 我说:“我是85年9月27日当兵时入的党。” 他说:“那你是老党员啊!你应该把组织关系转到公司来。放在老家,长期不过组织生活也不好。” 后来党支部书记赵工也和我说这事。我想为了自己的学习和进步,也是应该将组织关系转来。就直接打电话给老婆晏琳,叫她把我的党组织关系通过县委组织部正式的手续转到了公司。赵工马上就任命我为第二“党小组长”。 潘工看到“二次创业论坛”搞得比较成功,加之现在公司效益好,有钱,就安排办公室和人事部(办公室的二级单位)筹备办一份企业内部报纸《金龙报》。潘工自任总顾问,办公室黄主任任编委主任,人事部长老方任主编,我和Ø 4车间叶主任及“项目办公室”文主任也都被邀请做编辑。 “创刊号”由金董事长亲自题字。前两期是A3 纸黑白打印的,潘工嫌黑白的档次有些低,就搞到印刷厂搞成了“彩色胶印”。一版和二版主要发公司和车间的新闻和小通讯故事等,三版发杂谈和建议,四版主要是“文艺”。每月一期。所有文章都给10元到50元不等的稿费。 员工们投稿的热情实在是太高了!每期三个信箱都被各色稿纸塞满了。但每期出刊后都有员工举报某某篇文章是抄袭,是剽窃,是模仿某某文章来的,搞得编辑部很被动。因为这些文章有的还是行政人员和车间管理人员投递来的,方主编就采取不负稿费的方式沉默着。 可这样的稿件还是不断出现。方就与我商量,叫我以“编辑部”的名誉,专门写一篇文章批一下。我接到这个任务后也头疼,不能点作者的名,但也不能点文章的标题啊。你点了标题文章下面有作者姓名。这样对习作者伤害有点大。搞的不好会使习作者一年两年抬不起头来,严重些的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。正在我犯难的时候,我在自己管理的投稿信箱里,发现一篇散文和一首小诗都是抄袭的。于是我就写了一篇——《编辑絮语》作为《金龙报》的一名业余编辑,我有幸在第一时间段,拜读众作者那出色而又精彩的文稿,确实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好事情。好的文稿能够给人以启迪、快乐和振奋。但也有少部分文稿,像陈棉败絮样会令你生出几多感慨,甚至几分悲哀。 一是龙飞凤舞,叫人眼花缭乱的文稿。这类文稿字迹潦草,作者都是“书法天才”,他们在稿纸上尽情挥洒,展现自己的“书法才能”。根本不顾及文章的结构和意境,乱改乱涂的词不达意,东删西减也不抄正。全然不顾及编辑这位读者的感受。试想:这样的稿件编辑会有耐心看吗? 二是人云亦云,跟风上的文稿。上期我们编发了《珍儿》这篇写实散文,没想到“一花迎来万花开”——这期收到许多失恋、错爱、单相思的文稿,与《珍儿》不是意境雷同,就是事件撞车。仿佛这一刻,大家都知道了“什么叫真情,什么叫真爱,什么叫心痛,什么叫生离死别……”基本没什么创意和美感。 三是模仿过火,有抄袭、剽窃嫌疑的文稿。前几期也发现过借鉴模仿超尺度,有剽窃嫌疑之类的情况。这期收到一篇散文和一首诗歌,感觉文笔不错,构思巧妙,意境也好,但又觉得似曾相识,经几个编辑多方查找验证,终于发现散文抄录自《好想有个不加班的夜晚》,诗歌也是剽窃之作。这时,我感到了悲哀!光有发表的欲望,为何就不产生创作的冲动呢?如果这两篇文稿编发出去,被读者指出是抄袭、剽窃而来的,那样的话,作者本人钓誉不成,反而损名毁声,同时也影响了《金龙报》和公司的形象。 其实,我们《金龙报》的稿件不是很多,而是奇缺。只要作者朋友们踏踏实实,勤勤恳恳,多读书,多学习,多注意观察生活,善于捕捉生活的闪光点,采撷生活的浪花,写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,尤其来自生产一线车间的新闻故事、小通讯、言论、生活小品等,即使文笔不十分优美,但只要情感真实,我想,基本上都会被采用的。愿广大作者和通讯员朋友们为《金龙报》献真爱,抒真情,贡献真才实学,与《金龙报》一起成长! 这篇文章抢着发在四版的头条。这以后剽窃、抄袭的稿件真的少了很多,几乎绝迹。 (作者:张爱民 · 谷城) |
上一篇:我的打工生涯(九)
下一篇:我的打工生涯(十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