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 | 登陆 | 注册 | 留言 | 设首页 | 加收藏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散文 > 文章 当前位置: 散文 > 文章

净化心灵的最好方式是读书

时间:2019-11-21    点击: 次    来源:文学襄军网    作者:陈志香 - 小 + 大


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,也是净化心灵的一种最好方式。会读书的人,是书越读越薄,不会读书的人是越读越厚。    我认为读书之关键在于能够跳出书来,不在于死读书、读死书,要悟出书中的真谛,从书中汲取营养精华,把书中的知识变为自己活学活用的素材,读书贵在坚持,日积月累,知识面就会很广了。


读书可以使人思绪打开,性灵大悟。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一本好书可以引领一个人一生。读书可以使人浮想联翩,回味无穷,物景交融,历史、自然、人物历历在目。读书,如品一杯甘醇的茶,越品越香越品越浓。工作之余、茶余饭后,一本书,一支笔,尽情的畅游于书的内容之中,有些忘我,时而记下中意的精美词汇。饱览着书中似曾相识、似曾经历的场景、物我皆忘。


假如此时正阅读一篇绝美的散文或诗歌,对于文中的情节,有些触景生情,那份执着和投入,把人带进了美丽的情节中,或喜或忧,情景再现,仿佛置身于神话之中。书中恰到好处的修辞手法、精美的言语、充沛的词汇、把人带入了精神的天堂,令人沉醉、令人深思难忘。遨游文学海洋,犹如漫步生命绿洲,犹如海边拾得耀眼的珠贝,那样开心愉悦,心动神逸。


 比如:我读《鲁迅作品集》----三闲集,《书籍和财色》里面运用古人的知识点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,“书中自有颜如玉”,会使人眼前一亮,这话好熟悉,但他真正的由头出自什么典故,他的含义是什么呢?这就给我们读书人一些思考……


鲁迅的《无声的中国》拿中国文字作以剖析,从文明人和野蛮人来分别,用装聋作哑来形容。用折中的口吻来分析,历朝历代,乃至当代“五四运动”、文学革新,人们不敢发表自己的言论,不敢有自己的看法。 


鲁迅先生在《无声的中国》文章里讲文学革新关于文字革新,有一段话,“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、折中的。譬如说,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子,大家一定不允许,但是主张拆掉屋顶,就有人来调和,愿意开窗了。”文章中甚至多次列举到孔孟等人的不同时代,这都需要我们转变思维方法和辩证理由来理解、解读。  


鲁迅先生还列举了一个例子,说一个妈妈想让孩子学会走路,即使跌倒了,也决不至于从此让孩子躺在床上,还是要慢慢的耐心的帮助孩子学会走路,只不过是通过多次的跌倒,多次的站起来,才使得孩子成长起来,最终稳稳的学会了走路。这告诉我们人一生种要突破困难和经历一些事情,人生才会圆满,仔细揣摩这书中的意境,真的使人受益匪浅。


 一本好书、一篇精彩的文章、足以使人的心灵产生震撼和学习模仿的冲动,激活阅读的众多细胞。使人重新对很多事物加以判断,加以认知。万物皆有情,万物皆有缘,追其源头,只有去努力勤奋的学习,去阅读万卷书来找寻答案,我们的智慧才会更高、心胸才会更宽广。



读书可以明智,读书可以使人身、心、灵更健康,读书可以使人视野开阔,读书可以使我们知识阅历更饱满,生活更精彩。













上一篇:走进西安

下一篇:天堂的荷花

文学襄军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文学襄军 wx.xysww.com
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18号 襄阳万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邮编:441021
电话:0710-3512788 3366999 13607272288
邮箱:75989909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