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 | 登陆 | 注册 | 留言 | 设首页 | 加收藏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散文 > 文章 当前位置: 散文 > 文章

护国佑民都城隍

时间:2020-04-18    点击: 次    来源:文学襄军网    作者:黄西华 - 小 + 大

久闻广州有处古迹名曰“都城隍庙”,乃是道教全真派圣地,更是集道教活动与旅游景点于一身的羊城文化活动名片之一。


一向喜欢游览名胜古迹的我,自然对广州都城隍庙心向往之。 退休之后,含饴弄孙,尽享天伦之乐成为我最大的生活乐趣,而游览名胜古迹也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。去年三月移居广州后,我先后瞻仰了中山纪念堂、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、中共三大会议纪念馆、大元帅府、鲁迅纪念馆、红线女故居等著名景点,也游览了粤海关、塔影楼、赤岗塔、光孝寺等名胜古迹,打算在适当时候再去都城隍庙逛逛。 


这天是个晴朗的日子。吃过早餐,我便骑着自行车,根据百度地图的导航提示,优哉游哉地直奔中山四路而去。 广州的冬天犹如北方的仲秋,丝毫感觉不到当今已是“三九四九冰上走”的隆冬季节。温暖的气候适应花木生长,这个时节仍然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。尤其是那一簇簇、一丛丛娇艳夺目的勒杜鹃,三个花瓣儿喇叭似的,张开的紫色小花朵缀满枝头,煞是漂亮。勒杜鹃虽然没有牡丹那样雍容华贵的气质,也没有郁金香那般亭亭玉立的神韵,但它所开的总是一簇接着一簇的鲜花,近观,好像是十几个形影不离的兄弟簇拥在一起;远看,则宛如一团团热烈无比的火球,呈现着万紫千红的景象,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。 


我一边骑行,一边观赏着羊城美景,还得时刻注意骑行安全,骑行速度自然不快。40多分钟后,我才来到广州都城隍庙。 在停车处放好自行车,我缓步来到都城隍庙的高大牌坊前。抬眼望去,牌坊上方正中由上而下是两个大大的楷体字“忠佑”;转过牌坊再看,牌坊上方从右到左是“护国佑民”四个行草大字。城隍作为中国古代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道教神明,护佑一方,主掌一地冥籍,职司一方公正,“忠佑”二字对城隍而言的确是名至实归。 


 2002年,我去上海参加《故事会》创作培训班期间,曾游览过上海城隍庙,印象中那里并不是作为道教文化活动场所,而是更偏重于民俗文化旅游。在那儿我几乎没感觉到道教文化的宗教氛围,只记得那里人很多很热闹,有许多的古玩店。而如今我刚踏进广州都城隍庙,扑面而来的便是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。这里不仅有众多的道士、道姑,而且香火炽盛香烟缭绕,一眼望去,便能见到许许多多虔诚的善男信女在庙里焚香礼拜。 


 我不信神,也不是道教中人,自然不会像那些善男信女一般焚香礼拜,而是仔细浏览并欣赏着都城隍庙内外的楹联和神像、壁画等道教文化。 古时全国各地府、州、县均设有城隍庙,而广州城隍庙的历史更是悠久。据宋代《太平广记》记载,唐贞元年间,一个叫崔炜的书生进入南越国第一位皇帝赵佗的墓里,遇到一个叫“羊城使者”的神仙。从墓里出来,崔炜去城隍庙烧香,惊讶地发现城隍神与他在墓里见到的“羊城使者”居然是同一个人,于是便大备酒肴祭祀一番,并出钱扩建了城隍庙。可见,广州城隍庙古已有之。史料记载,到了明清时期,广州城隍庙规模宏大,有仪门、拜亭、大殿、廊房等,是广州城内的标志性建筑,曾被评为清代“羊城八景”之一。


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战乱,广州都城隍庙曾经过多次重修。到民国时期的1920年,广州拆庙修街,拆掉了都城隍庙拜亭前的建筑,仅余有着清中期风格的大殿和拜亭。 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灵之一,是护城佑民、主掌冥籍之神。最早有史籍记载的城隍庙在安徽芜湖,乃三国时孙权所建,距今已有1770年历史。隋唐宋元,城隍崇拜相当普遍,《太平广记》就有吴地“每州县必有城隍神”的说法,历代以来,不仅杜甫、韩愈、张九龄、杜牧、李商隐等文人墨客曾留下祭祀城隍的诗文,而且宋元话本如水浒英雄传等,更有诸多场景是在城隍庙内外上演的。不过,若说到对城隍文化的贡献,上下古今第一人,却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。 


当年,朱元璋杀进南京,屁股底下的龙椅尚未坐稳,便于当年(洪武元年)及次年下诏大封天下城隍。他一改过去各地城隍名目不清,权限不明、等级不严的混乱状况,很英明地将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封到各地做城隍老爷,并且严格规定了城隍的都、府、州、县的四级制,还下令各地城隍庙统统不得杂祀其他神灵。朱元璋为何如此热衷于加封城隍?我曾久思不解,求教于度娘后方才明白。度娘云,从朱元璋与大臣宋濂的对话里不难看出端倪:“朕立城隍神,使人知畏;人有所畏,则不敢妄为。”谜底原来如此!“使人知畏,使人有所畏,使人不敢妄为”,其实就是为了便于维护统治集团的统治利益。


从朱元璋始,“使人知畏,使人有所畏,使人不敢妄为”就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,?并且毫无悬念地渗透到原本只是民间信仰的城隍爷神像中,形成城隍文化最核心也最精彩的部分。 广州都城隍庙的大殿净高有十二米,大殿内,四盏两米高的八仙红木大宫灯高高挂起,三尊贴有真金金箔的城隍爷端坐于宝座之上。中间那尊高达3.2米的主神塑像就是被民间尊称为“刘皇”的南汉国开国国君刘龑;位于刘皇左右的两尊城隍爷,分别是家喻户晓的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和明朝中期著名谏臣杨继盛(杨椒山)。 


当年,刘龑岭南建南汉国,开发广州,称王兴府,以商贸财富把广州建设得花团锦簇,博得民间百姓爱戴。值得称奇的是,宋灭南汉,皇城尽毁于战火,而紧邻的城隍庙却独存无恙。南汉遗民为纪念国君刘龑,遂借城隍庙之名,塑刘龑像以祀之。 各地城隍都是由令人敬仰的英雄好汉、正人君子所充任。如北京城隍杨椒山,福州城隍周苛,杭州城隍文天祥,泉州城隍韩琦,上海城隍秦裕伯,桂林城隍苏缄等,都是赫赫有名的一代贤臣良将。海瑞和杨继盛成为广州都城隍庙的城隍爷自是理所应当。 


广州都城隍庙大殿两侧的墙上,镶嵌的大型壁画《开天辟地·神仙卷》,据介绍是由三四十名画师花费半年时间才绘制而成的,其高度超过八米,面积达240平方米,是目前广东省内最大的漆壁画。这副名曰《开天辟地·神仙卷》的大型漆壁画中,共绘有132位道教神学体系中的主要神仙,规模宏大,宗教与神化气息浓厚,包括盘古、女娲、三清天尊、玉皇大帝、西王母、斗姆星君等主要神祗,既有二十八星宿、二十四司、四海龙王、五岳大帝,也有人们熟悉的福禄寿三星、关帝圣君、武财神赵公明、门神秦叔宝尉迟敬德等。这132位神仙,都是中华民族自远古传说到上下五千年所产生的英雄、典范、人格楷模和圣贤忠烈,演绎一段段天上人间的传奇故事。据悉这幅作品已经申创吉尼斯漆壁画世界纪录。 其它诸如城隍庙大殿内安装的四盏两米高的八仙红木大宫灯、用整块高棉花梨木制成的6米长木雕贡案等,都是值得欣赏的艺术佳作。 


广州的城隍庙为何被称为“都城隍庙”呢?据记载,广州府的城隍由于是受省级长官拜谒,地位自然就比本省其他府城城隍都要高,所以到了清雍正年间(1723—1735年),整俗使焦祈年奏请朝廷,将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,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都城隍庙。类似广州这样的“都城隍庙”,全国共有六所,除广州外,其它五所分别建在北京、南京、西安、陕西武功、安徽凤阳。 


广州都城隍庙有许多寓意深刻的楹联,其中我最欣赏的是下面两副: “事事扪心何必问吉凶祸福; 头头是道不外敬天地神明。” “正直终无私任尘世颠是倒非终难粉饰; 幽冥惟尚德看古今祸淫福善几见糊涂。” 可见,“城隍”一职不是谁都能充任的,非正直无私者不能居此位,唯“忠佑”之士方能护国佑民。 


(原刊于《新时代文学》)









上一篇:父亲的为人

下一篇:到此一游也是游

文学襄军 | 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文学襄军 wx.xysww.com
地址: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路18号 襄阳万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邮编:441021
电话:0710-3512788 3366999 13607272288
邮箱:75989909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