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0-11-16 点击: 次 来源:文学襄军网 作者:常兴 - 小 + 大
中国有句俗语:“生身父母丢一边,养身父母大于天!”这句话在记忆的底层扎根五六十年,从记事起,耳边就曾经有过N此响起,把知恩报恩的情怀编织在生命的历程,把做人做事的本分牢固在生活的细节。 在廿世纪五十年代末期,连续三年自然灾害,让农民家贫如洗。三年的苦熬,父辈们在支撑也在想千方设百计地度过困难期。常听父辈说,不为别的,就是为了一个幼小生命的延续,再困难也要度过那个艰难的时期。1957年的一天,父辈从安居北边红石桥附近的孔家抱回一个孱弱的男婴。这是一个只有六七个月的孩子,生母的不幸病逝,生父无力抚养,只好把他送给一个孔姓的人家抚养。孔家两位父辈没有抚养小孩的经验,这个几个月的男婴养着养着,饥饿病痛交加,几乎奄奄一息。在四十里外的幺爹打听到这个情况,就从净明铺南边的月亮湾来到红石桥附近的孔家,见孩儿倘在摇窝里,皮黄包骨,右脸上长了一个疮,化脓了,蚊蝇飞来飞去,孩儿有气无力地偶有一两声哭啼。看到这个吴姓孩儿在外姓人家的这般境况,吆爹这个刚强的男子汉,联想到自己的身世,不由得落下了眼泪。来不及与家人商量,抱起这个孩儿,就辞别了孔家。孔家见这个半死不活的孩子,被吴姓人自己抱去抚养,也拨开了心头的愁云。 幺爹把孩子抱回来了,恒爷和杨奶奶自是心生欢喜,幺妈视同己生,一家两代四个大人好生呵护这个男婴,喂汤喂药,孱弱的孩儿有了一丝转机。在净明铺小街道上的大伯大妈,见老幺家抱回这个孩子,觉得他们刚结婚,将来不久定会有自己生的孩子,恐怕他们负担太重,就想把孩子报过来抚养。杨奶奶和幺爹听大伯大妈讲的有道理,一家人合计,同意让大伯大妈领养这个瘦得皮包骨的孩儿。 没有奶吃,是小生命成长的最大问题。隔壁蒋妈妈的儿子,比吴家抱养的这个儿子大一两个月,吴家大伯大妈就央求蒋妈妈,用奶水接济。蒋妈妈看着这个眨着眼睛,饥饿与病痛交加的孩子,心生怜悯,把自己刚才吃过奶的孩子放到摇篮,双手接过吴家孩子抱在怀里,毫不犹豫地喂奶给这个小生命吃。蒋妈妈感觉这个孩子吸奶非常有力,听到他吞咽奶水的咕噜声,为孩子强大的生命力所感染,眼睛里放出希望的光芒。大伯大妈更加坚定了信心,只要有奶吃,这孩子就一定能够长大成人。 讨奶给孩子吃,成了大伯大妈的第一要务。今天在蒋家讨,明天在李家讨。四下打听,看谁家可以接济就到谁家。孩子吃奶,全靠大家支援,大伯就把孩子起名叫“支援”。为了解决“小支援”吃的问题,大伯大妈真是费尽了心思。听人说羊奶、豆奶能喂养孩子,大伯大妈就买回一只母羊,好生照顾母羊,为的是让“小支援”能够吃到羊奶。白天方便时用羊奶喂养,开始,直接让孩子从羊奶头吸奶,后来,孩子手触摸到羊毛,听到羊咩咩的叫声,害怕了,不怎么去吃羊奶了。一时又找不到别的食物代替,就动脑筋把衣服剪一个小洞,露出羊的奶头,衣服包裹着羊身,孩子吃奶时,给羊喂饲料和青草,羊吃着草料不再咩咩叫了。“小支援”这才安安静静地吃着羊奶,直到吃饱。夜间,五更天时间到隔壁豆腐磨坊去打豆浆,大伯把热滚滚的豆浆端回家,大妈从床上坐起,把“小支援”抱在怀里露出脑袋,两个人配合着,忙着给孩子喂豆浆。看着孩子吃饱喝足,满头大汗的样子,爸妈也心安地小歇一会儿。“小支援”一天天长大,身体也健壮了起来,自己能够吃饭了。在那个困难时期,再苦也不能苦孩子,大人吃的可以将就,一定要保证“小支援”的饮食营养,大米不多,就用小瓦罐熬米粥。孩子四五岁后,看着墙角堆放的这些被熬破了的小瓦罐,数了数竟有四五十个,看看正健康成长的孩子,大伯大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。这些瓦罐熬过米粥,也熬过肉,“小支援”最乐意吃的是“大块”。爸妈看到他用手比比画画,拇指和食指张开,嘴里说:“我要吃‘大块’的时候”,大伯就到杀猪的人家买回一斤半斤的猪肉,回家后,精心地在小瓦罐里把肉煨得烂乎乎的,盛到小碗里端给孩儿吃。因为肉的块子是大片的,足有孩子的手指大小,久之,孩子就用“大块”代替猪肉的叫法。 孩儿的成长,伴着养父养母的辛劳,也伴着社会的发展变化。1966年9月,孩子到学校报名读小学了。看着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,爸妈打心里高兴,听说孩子读书用心,也觉得有说不出的安慰。周遭的人们,见吴家辛勤抚养的孩子长成这般模样,也从内心里佩服吴家。“有苗不愁长!”“无娘的孩子天照应!”人们的议论,也印证了“小支援”的成长历程。父母是孩子的天,而对于“小支援”来说,养身父母大于天啊! 正所谓:自古圣贤有道传,父母恩情高于天。天高地厚恩情长,知恩报恩不能忘。父母生儿到世间,养身父母大于天。铭记养育文载道,传承孝悌代代晓。 (作者:常兴) |
上一篇:净明铺记忆父辈的辛苦恣睢
下一篇:心语